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11日发布年度会员调查报告称,尽管在新冠疫情下美中关系出现波折,但在华运营的美国企业并没有离开中国市场,它们对中国未来5年的商业展望仍比较乐观。 美中贸委会当天发布2020年度《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该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总结了报告的上述主要结论,并表示,美中经贸关系在疫情和政治因素之下仍可期。 美中贸委会拥有超过200家在中国经商的美国会员企业。在此次调查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合计占受访企业的近九成。 根据调查,在受访美国企业认为的2020年前十大挑战中,“美中关系”和“新冠疫情影响”排名前两位。报告指出,美中关系已连续三年位列在华美国企业的首要关切。“回归稳定、建设性的美中关系对美中贸委会和会员企业至关重要。” 报告称,自两国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以来,绝大多数美国企业对协议持支持态度。88%的受访企业对协议持积极或有些积极的态度。对于持积极看法的原因,有半数企业认为“协议执行让双边关系更稳定,降低了关税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排名最高。 报告表示,86%的受访企业认为,紧张的双边贸易关系影响了其在华业务。一半的受访企业认为,2020年双边贸易关系紧张所带来最严重的影响是,客户对其稳定供应能力的不确定而导致销售下滑。美国最近出台了限制美国企业向一些中国企业出售特定产品和服务的政策,这已开始对美国企业和其中国客户扩大商业往来产生影响。 报告指出,尽管多...
发布时间:
2020
-
08
-
12
浏览次数:0
2020年6月,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海上丝路贸易指数如下:进出口贸易指数为133.14点,环比上涨8.56%,同比上涨1.61%;出口贸易指数为148.07点,环比上涨3.27%,同比上涨0.35%;进口贸易指数为117.95点,环比上涨16.17%,同比上涨3.27%。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2.69万亿元(人民币计价,下同),同比增长5.1%,其中出口额1.51万亿元,同比增长4.3%,进口1.18万亿元,同比增长6.2%。进入2020年以来,6月份首次实现进出口双双正增长。1-6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4.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71万亿元,下降3%;进口6.53万亿元,下降3.3%。从月度看,自4月份起出口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上半年,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作为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的民营企业进出口6.42万亿元,同比增长4.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5.1%,比去年同期提升3.5个百分点。同时,中西部地区贸易比重继续上升。我国中西部地区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5.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7%,比重提升1.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外贸进出口11.39万亿元,下降4.7%。分区域来看,上半年我国对东盟、欧盟、日本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3.3%、1.9%和0.1%;对印度出口额同比下降23%,这与印度对中国商品采取的...
发布时间:
2020
-
08
-
04
浏览次数:1
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2.2条规定,“各成员应保证技术法规的制定、采用或实施在目的或效果上均不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这就是《TBT协定》核心原则之一的“避免不必要贸易障碍”原则。如进口国技术法规违反这一原则,出口国有权要求其撤销。农产品企业如何援引该原则来应对进口国不合理技术法规呢?要判断某项技术法规是否违反“避免不必要贸易障碍”原则,需明确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否为实现“合法目标”根据《TBT协定》,如果一项技术法规不是为实现“合法目标”而制定实施的,就违反了“避免不必要贸易障碍”原则。该协定对技术法规的“合法目标”做了列举,包括:国家安全要求;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例如,出于国家安全目的,进口国要求进口危险化学品的公司进行注册;出于保护人类健康目的,要求食品标签上注明配料表和营养成分等。二、是否造成了“不必要”的贸易障碍技术法规对贸易的影响是“必要”还是“过度”是判断技术法规合规性的关键。从《TBT协定》和有关专家分析中可以总结出,评估某项技术法规是否造成“不必要”贸易障碍需考虑的几个因素:一是该技术法规对实现“合法目标”到底有多大作用,如果作用并不直接,那就值得商榷;二是该技术法规针对的风险危险性和未采取措施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有多大;三是该技术法规对贸易造成负面影响的严重性;四是是否有贸易限制更小...
发布时间:
2020
-
07
-
30
浏览次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