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27日对外发布《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专题报告。报告认为,中国近年来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报告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办理建筑许可等多个领域推出的具体改革举措,为全球其他经济体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提供借鉴,推动全球营商环境水平整体提升。报告同时指出中国改善营商环境还面临一些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近年来,中国以参与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估为抓手,大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持续大幅提升,在2019年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中位列第31位。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被采信的改革数量位居全球前三,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 作为世行评估中国营商环境的样本城市之一,北京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锐意改革、勇于创新、重点突破、务求实效。两年来,北京市共有88项改革举措被世行采纳。其中,2020年北京市得分78.2分,世行报告中采纳了35项改革举措。
发布时间:
2020
-
07
-
28
浏览次数:1
7月26日,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北京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主办的2020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举办,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理事长,华软资本创始人、董事长王广宇在会上表示,民营经济是发展新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王广宇表示,2020年以来,我国面临的形势尤为复杂严峻,新冠疫情始料未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政经格局造成了巨大冲击。国际范围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是最核心的风险点,经济严重衰退。受新冠疫情冲击,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困难凸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基于以上背景,本次会议主题为‘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引领民营经济新发展’,旨在思考与探索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王广宇说道,这也与我近年研究提出的“新实体经济”的内涵不谋而合,新实体经济,是指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科技含量高、容纳现代人才就业、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王广宇表示,从要素可获得性角度来看,民营企业在要素市场仍处于弱势地位。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实体经济意义重大。
发布时间:
2020
-
07
-
27
浏览次数:0
“从2009年成立至今,中国一直是我们公司的重要市场,11年来,我们不仅见证了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日益感受到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在佰路得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立11周年之际,公司CEO贝斯文向《中国贸易报》记者表示,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引发外部对中国市场的诸多担忧,但目前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业务早已恢复,未来也对这片市场更有信心。作为一家多元化IT服务提供商,佰路得从欧盟远道而来,一干就是11年,已在华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欧盟商会新近发布的报告称,65%的企业将中国作为最重要或前三大投资目的地,48%的企业对在华收入增长持乐观态度,均较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同样位于长三角的外资大省江苏,一方面不断加快当地企业复工复产,另一方面也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资政策。例如,江苏日前出台的《关于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23条稳外资措施,特别强调要畅通政府和企业的沟通渠道,增强外资企业获得感。在一系列举措支持下,今年1-5月,江苏实际使用外资123.3亿美元,同比增长8.7%;新设立1126个外商投资项目,新增合同外资256.8亿美元,同比增长18.1%。记者从7月17日国家发改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二季度以来,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成果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达产全面推进,中国利用外资形势明...
发布时间:
2020
-
07
-
25
浏览次数:0